2月5日,校史研学会于校史馆组织南农红色人物探寻活动,本期活动探寻人物为黄鹤祯。
黄鹤祯,男,江苏溧阳人,1923年生,1944年考入中大哲学系,后转农经系,1947年9月在南京入党。1949年,黄鹤祯作为进步青年的代表,到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,共商建国大计。建国后,黄鹤祯被委以青年的组织领导工作。
黄鹤祯在中央大学一年级时,就积极参加争民主的斗争。1946年,黄鹤祯推动了中大学生自治会的体制改革,使系科代表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。黄鹤祯是系科代表大会唯一连选连任四届的常设委员,成为中大“抗暴”、“五二零”运动,特别是1947年下半年至1948年“争自治、争民主”斗争的核心人物。
此后,以黄鹤祯为核心的常委会,在中大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,开展了争自治、争民主的斗争,深入发动群众,批判钦定《学生自治会规则》,并在学生宿舍前的广场召开了系科代表大会,讨论通过“分院普选理事办法”和《告全国同学书》。学校当局恼羞成怒,勒令黄鹤祯退学。黄鹤祯在离开南京几天后公布了他的“公开信”:反动派已赤裸裸撕破一切民主、自由的假面具,越来越残酷地镇压民主、自由活动。黎明前的浓重黑暗即将冲破,曙光就在前面。我们不久将重逢,共庆民主革命的辉煌胜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