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1年,豫东各地荒旱。灾民涌入南京,乞讨求生,扶老携幼,一时逾4万人。时任金陵大学算学教习的裴义理“深感农业改进之重要”。裴义理向校方请求,将校园余地拨出,由他亲身领导难民破土而耕,种植番薯及各种豆类。
1912年初,裴义理找到刚刚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的民族实业家张謇,讲述了自己“招选贫民,开垦荒地,酌给费用,以工代赈,并教以改良农事与园艺之方”的设想,张謇很赞成裴义理关于成立“中国义农会”的主张。但因此事重大,张謇又引领裴义理晋见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。裴义理恳请孙中山“提倡造林,防止水灾”,并建言先从“以工代赈,开垦荒地”入手,孙中山非常赞同,并领衔在《成立中国义农会呼吁书》上签名。
随后,临时政府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,拨出一千元给义农会作为开办经费,同时还拨出紫金山、青龙山官荒土地4000亩,作为开垦造林之用。裴义理亲自动手,并创办了灾民子弟学校,传授林木种植技术,使参加以工代赈的灾民人数越来越多,种植的林木质量越来越高。
百余年过去了。今天我们倘佯于青龙山、紫金山,满目青翠,密林葱茏,便是那时垦荒造林打下的基础。